一、定義:
阻塞性睡眠時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一般是指上氣道塌陷阻塞引起的呼吸暫停和低通氣不足,具體指成人于7小時的夜間睡眠時間內,至少有30次的呼吸暫停,每次呼吸暫停至少10秒以上;睡眠過程中呼吸氣流強度較基礎水平降低50%以上,并伴動脈血氧飽和度下降大于等于4%,或呼吸暫停低通氣指數(shù)大于5。
二、呼吸暫停分類:
1. 阻塞性睡眠時呼吸暫停
2. 中樞性睡眠呼吸暫停
3. 混合性睡眠呼吸暫停
三、病因
(一)上呼吸道狹窄或阻塞,喉上方有三個部位容易發(fā)生狹窄及阻塞:
(1)鼻及鼻咽 (2)口咽及軟腭 (3)舌根部 。
(二)鼾聲原理:三者中常以咽部阻塞為主,當咽腔左右徑與前后徑狹小或舌根肥厚上抬使咽頰上下徑變小,以致吸氣時引起軟腭下緣、咽鄂弓及懸雍垂急速震顫而發(fā)出鼾聲。
(三)臨床所見:
1、鼻部:
(1)前鼻孔、鼻咽部狹窄或閉鎖;
(2)鼻中隔偏曲
(3)鼻息肉
(4)肥厚性鼻炎
(5)鼻咽鼻腔腫瘤
2、咽部:
(1)腺樣體或扁桃體肥大
(2)頜骨畸形
(3)喉骨軟化
(4)頸椎畸形
3.肥胖:
(1)舌體肥厚
(2)肺的體積明顯減小,從而產生肥胖性換氣不足綜合征。
4.脂代謝紊亂:血脂高
5.老年期組織松弛,肌張力減退,導致咽壁松弛、塌陷而內移引起鼾癥
6.遺傳因素
四、病理生理:
睡眠呼吸暫停頻繁發(fā)作,導致動脈血氧壓下降,血二氧化碳分壓上升,PH值下降,發(fā)生呼吸性酸中毒,出現(xiàn)氣促、發(fā)紺、煩躁不安等癥狀,嚴重者發(fā)生呼吸驟停,鼾癥發(fā)作時,缺氧刺激交感神經興奮,小動脈收縮,血液回流量及心輸出量增加。肺循環(huán)及體循環(huán)壓力上升,肺動脈壓升高使右心負擔加重,全身動脈壓升高,加重左心負擔,長期心臟負擔過重導致心力衰竭。
鼾癥發(fā)作導致的低氧血癥和高碳酸血癥可刺激腎上腺髓質大量釋放兒茶酚胺,使血壓升高,心跳加的快,甚至出現(xiàn)心律紊亂,如心動過緩,心臟停搏等。是心臟猝死的主要原因,此外,缺氧引起的腦損害可導致病人智力減退,記憶力下降性格改變或行為異常等。
五、癥狀:
病人高調鼾聲,常常影響他人休息。多數(shù)病人未察覺本人睡眠時有打鼾和呼吸暫停,往往首先被同居室的人觀察到。打鼾與呼吸暫停交替出現(xiàn),有時病人憋醒后常感心慌、胸悶或心前區(qū)不適:夜間不能安靜入睡、躁動、多夢、呼吸暫停、遺尿、陽痿等癥狀。
由于夜間睡眠質量不好,病人白天常出現(xiàn)晨起頭痛,倦怠、過度嗜睡,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低、行為怪異。病程長的可并發(fā)高血壓、心律失常、心絞痛、心肺功能衰竭等。
六、檢查
1.鼻內窺鏡檢查
2.喉鏡檢查
3.多導睡眠監(jiān)測檢查
4.鼻竇CT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