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單純性鼻炎:
慢性鼻炎治療原則為恢復鼻腔通氣功能,排除分泌物,根除病因。
(一)1%麻黃素或呋喃西林麻黃素液、氯霉素麻黃素液滴鼻。
(二)0.25~0.5%普魯卡因作鼻丘封閉或下鼻甲粘膜下封閉。
(三)超短波或紅外線理療,可改善局部血循環(huán)以減輕癥狀。
(四)經(jīng)上述療法無效時,可選用硬化劑作下鼻甲注射治療。
(五)找出與疾病有關的病因并及時治療。鍛煉身體增強機體抵抗力。
慢性肥厚性鼻炎:
(一)血管收縮劑滴鼻液的應用,限于輕型病例。
(二)下鼻甲粘膜下硬化劑注射,其作用機理為硬化劑注射后,可使局部發(fā)生化學性炎性反應,產(chǎn)生疤痕組織,縮小鼻甲體積,改善通氣。
(三)下鼻甲粘膜下電凝固肥厚的粘膜組織,使產(chǎn)生疤痕收縮。在表面麻醉后,電針頭從下鼻甲前端刺入,凝固20~30秒鐘后拔出,電流為10~30毫安。
(四)冷凍手術,是將特制的冷凍頭置于下鼻甲表面做冷凍,每次1~2分鐘,使病變粘膜壞死脫落而再生粘膜。
(五)手術療法,一般治療無效,或粘膜顯著肥厚,或肥厚部分位于下鼻甲后端或下緣,可行下鼻甲部分切除術或中鼻甲部分切除術。下鼻甲切除不宜過多,原則上不超過下鼻甲的1/3,以免影響鼻粘膜功能或繼發(fā)萎縮性鼻炎。骨性肥大者,宜行下鼻甲粘-骨膜下切除術,既可改善鼻腔的通氣引流,又無損于鼻粘膜的生理功能。
(六)對全身慢性疾病或鄰近病灶如鼻中隔偏曲或鼻竇炎等,亦給予適當治療。
慢性干燥性鼻炎:
(一)去除病因。降塵、降溫、通風等改善環(huán)境條件,加強個人保護,如戴口罩、沖洗鼻腔等措施。
(二)局部可用油劑滴鼻藥液,如復方薄荷油、液體石蠟或鼻軟膏。應注意勿用血管收縮劑。
(三)內(nèi)服魚肝油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