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eo id="43c8f"></video>
    <menuitem id="43c8f"><label id="43c8f"></label></menuitem>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首頁 >
        鼻炎的中醫(yī)辨證治療
        時間:2021-03-26 瀏覽數(shù):2393 字體:

        1、肺腎陰虛:鼻內(nèi)干灼,嗅覺減退,鼻內(nèi)粘膜萎縮,鼻甲縮小,鼻腔寬大,黃綠色痂皮多,或有少量鼻衄,常伴咽癢干咳、五心煩熱、語言乏力;舌紅苔少,脈細數(shù)等肺腎陰虛證。

         

        其治療宜用滋養(yǎng)肺腎,潤燥通竅。方藥:百合固金湯加減:生地黃,熟地黃,麥冬,白芍,玄參,當歸,百合,川貝母,桔梗,甘草。若鼻內(nèi)粘膜萎縮甚者,加天冬、黃精、阿膠。

         

        2、脾虛濕蘊:鼻干涕臭,涕痂留于鼻腔,色微黃而綠,嗅覺減退或喪失。鼻甲萎縮較甚。常伴頭昏頭痛,乏力納呆,舌淡脈緩弱等。

         

        其治法為健脾益氣,化濕開竅。方用:參苓白術(shù)散加味:黨參,山藥,白術(shù),茯苓,薏仁,扁豆,砂仁,陳皮,桔梗。血虛者加熟地黃15g,當歸,白芍,川芎。

         

        3、陰虛肺燥:鼻干無涕,嗅覺減退,鼻粘膜色紅干燥,輕度萎縮、滲血,鼻甲縮小,咽癢,干咳少痰;舌紅少苔,脈細數(shù)。

         

        治宜養(yǎng)陰潤肺,潤燥榮鼻。方用養(yǎng)陰清肺湯加減。藥用:生地黃,麥冬,玄參,沙參,白芍,丹皮,川貝母,炙甘草。易衄,加白茅根。

         

        4、陰虛瘀阻:鼻干,鼻塞、鼻粘膜極度萎縮,屢治不效,嗅覺失靈;舌暗紅,有瘀點,少苔,脈細澀。

         

        治宜滋陰養(yǎng)血,祛瘀生新。方用歸芍紅花散加減:生地黃,熟地,山藥,杞果,桃仁,紅花,赤芍,當歸,丹參,甘草。涕痂積留較多鼻氣臭,加車前子,茯苓。其外用藥可以用“鼻炎靈”滴鼻,以潤肌復(fù)萎,利鼻通竅。

         

        鼻炎靈組成:蒼耳子、白芷、辛夷,冰片粉,薄荷霜,芝麻油500ml,液體石蠟1000ml。

         

        制法:將蒼、芷、辛、油同放鍋內(nèi),浸泡24h,加熱,待藥呈黑黃色撈出,再下冰片、薄荷霜、液體石臘,攪勻,冷卻后過濾,分裝入瓶內(nèi)備用。

         

        用法:滴鼻,每次2滴,每日2 次。

         

        作用:清熱消腫,芳香透竅。適用于鼻粘膜充血,或干燥萎縮,鼻塞流涕,嗅覺失靈等。



        在线一级A毛片在线看,91精品国产自产精品在线,老司机久久99久久精品播放,日韩无码一区二区而去
          <video id="43c8f"></video>
          <menuitem id="43c8f"><label id="43c8f"></label></menuitem>